越剧

越剧诞生于1906年,为中国第二大剧种,又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越剧发源于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田头地唱、沿门卖唱、落地唱书、男子越剧、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2006年越剧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落地唱书

嵊州市甘霖镇马塘村,是越剧前身“落地唱书”的发源地。 马塘地处嵊西盆地,因村东一池塘而命名。19世纪初期“田头歌唱”在马塘村很流行,村民几乎都会唱上两首。 1851年(清咸丰元年),村民金其炳把平时人们唱的山歌、和尚唱的宣卷调念佛曲、老祖宗的工尺谱合起来,弄了句‘四工上合尺’衬着,自创了〔四工合调〕。唱着顺口,很快流行起来。 1863年,因遭自然灾害,生活难以为继,金其炳和徒弟便去外面唱曲谋生,从此走出一条把“田头歌唱”发展成“沿门唱书”的路子。 金其炳之后,马塘又涌现出金芝堂、张国森、相来鑫、金水清等一代唱书艺人。 张国森创造了〔哀哀调〕,成为落地唱书南派的代表人物。金芝堂则创造了起着决定作用的〔呤嗄调〕,并把“沿门唱书”提升为具有独特艺术内涵的“走台书”。 金芝堂和师兄弟们的这些改变和积累,为“落地唱书”日后最终由曲艺蜕变成为戏曲——越剧,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越剧诞生

1906年3月27日,嵊县东王村香火堂前,由落地唱书艺人袁福生、李茂正、高炳火、李世泉等借用四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小戏《十件头》、《倪凤煽茶》和大戏《双金花》(后半本)。这是中国越剧第一次登台试演,越剧(最初称“小歌班”)从此诞生,该日被称为越剧诞生日。 1917年5月13日,小歌班初进上海,在十六铺“新化园”演出,因艺术粗糙简陋,观众寥寥无几。后来在学习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后,艺术有所提高,1919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 1921年9月16日,由费翠棠、颜焕亭等组成的戏班演出于第一戏院,当天,《新闻报》广告首次刊出“绍兴文戏”之名谓。  1921年9月至1922年,男班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吸收京剧、绍剧的表演程式,向古装大戏发展。剧目则受海派京剧影响,主要编演连台本戏,在“大世界”、“新世界”等游乐场以及茶楼、旅社、小型剧场演出。主要演员有小生王永春、支维永,小旦卫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马潮水,小丑马阿顺、大面金荣水等。


女子越剧

1923年7月,在上海经营戏班的嵊县施家岙商人王金水回家乡办了越剧史上第一副女子科班,招收13岁以下的女孩二十余人。戏班班主王荣水;领班:王金水、王国钧、袁道才;师傅:金荣水、任阿求、王和铨;乐队:王春荣(主胡),过樟根(笃鼓)竺春云,邢子标。越剧第一代名伶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沈兴妹、马秋霞等就从这里开始崭露头角。 学戏三个月后,在临时搭的台上,小姑娘们 “串红台”,演出了《双珠凤》。1924年1月12日,第一副女子科班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挂出了“髦儿小歌班”的牌子,并在沪上各家媒体大造声势:“破天荒空前绝后第一次出世”。然因演出稚嫩、行头简陋,经历了从新鲜轰动到冷落挫折的考验,三四个月后,铩羽而归。但戏班回到家乡时,却受到了空前的欢迎,绳武堂也破例为她们开放。 自此,女子戏班每每在家乡演出,总是场场爆满。越剧在故乡肥沃的土壤里开始茁壮成长。 之后,剡溪两岸的女子越剧戏班如雨后春笋,培养出了李艳芳、姚水娟、竺素娥、筱丹桂、张湘卿、周宝奎、王杏花、尹桂芳、袁雪芬、傅全香、尹树春、竺水招、范瑞娟、张桂凤、王文娟等一大批越剧的中流砥柱。她们从剡溪出发,沿曹娥,经钱塘,下黄浦……把越剧播向了大江南北。


名称由来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但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兼考虑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县是绍属之一,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之豪言触动,遂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诸观众。自此以后,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越剧名人

越剧四大名旦“三花一娟”: 上世纪30年代后期,越剧界的“三花一娟”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风靡一时,“三花一娟”都是女子越剧“四工腔”时期的代表人物,对越剧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她们并称为越剧的“四大名旦”。 解放以后,越剧旦角后起之秀袁雪芬傅全香王文娟戚雅仙以其戏路开阔、表演细腻动人而脱颖而出,成为越剧界的第二代“四大名旦”。 越剧十姐妹:1947年夏,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联合义演《山河恋》,轰动上海,“越剧十姐妹”因此得名。 


越剧流派

一般来说,被公认的越剧流派有十三个,即袁雪芬派、范瑞娟派、尹桂芳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戚雅仙派、王文娟派、陆锦花派、毕春芳派、张云霞派、吕瑞英派、金采风派、张桂凤派。曾得到专业人士地区性推派的则有:竺水招派、陈佩卿派、毛佩卿派、金宝花派、高爱娟派,以及周大风创立的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

 

经典剧目

至2006年,越剧有大量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何文秀》《碧玉簪》《追鱼》《情探》《珍珠塔》《柳毅传书》《五女拜寿》《沙漠王子》《盘夫索夫》《盘妻索妻》《九斤姑娘》《山河恋》《玉堂春》《血手印》《孟丽君》《打金枝》《玉蜻蜓》《荆钗记》《西园记》《春香传》《白蛇传》《李娃传》《白兔记》《汉宫怨》《红丝错》《花中君子》《汉文皇后》《三看御妹》《金殿拒婚》《孔雀东南飞》《王老虎抢亲》《穆桂英挂帅》《陆游与唐琬》《狸猫换太子》《家》等。 近年来,还有浙江小百花的《孔乙己》《江南好人》《春琴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