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无意入江南,奈何小镇入我心

2023/2/13 18:26:25    本站

我本无意入江南,奈何小镇入我心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一年四季,各花按着时令次第开放,在春天按音揉弦,夏天刮奏扫弦,秋天摇指爬音,冬天呢,则有挑抹泛音,一曲天地人间,陶醉其中。彼时,小镇的三里梅园正旺。



浅浅春时,东风吹来。那抹桃红和玉白摇曳从容,充盈日光后,散发出剔透的美。不同桃李混芳尘,一簇簇,一盏盏,那可人的梅竟在枝桠上俯着、仰着、侧着、卧着、躺着,俏皮地嬉闹着。游人趴在树枝旁,轻抚那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五福花瓣。都说古人爱梅,或许爱得正是这般喜传喜,“独天下而春”。

 

“疏梅斜影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剡溪江畔,柔和的风,包裹着梅香点点,招揽着对岸的游人。若是有清茶一杯,点上一枚梅花花瓣,这般风雅情境,妙如宋人的梅花粥、梅花汤饼、蜜渍梅花等梅花入馔颇的遗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古代文人大多是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情怀,也因此多了些在外漂泊的游子却才见梅开,归家上心头。而此时小镇梅开七分,没有一分架子,勾勒出探梅话家常的柔情画卷。

 

三四处人家,上至耄耋,下至垂髫,笑乐共教儿数梅。一传“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二叹“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三赞“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玩起人与自然奇妙的物语,句句含梅的诗词大会,存得与草木为友,与家人相伴的温情时光。

 

 

寄情山水,讲究意境的中国文人,不仅喜爱花的颜色,更是爱花的精神。信手拈来写尽梅的色、香、形、韵。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在追求的路上历经磨难,也毅然信念不改,“化作香如故”,因而有着高洁品质的“梅”君子成为备受文人青睐的言

志之物,以生活艺术方式滋润人心。梅园赏花,戏楼听戏。戏剧百花斗艳,管弦万乐齐鸣,遥想当年,中国越剧女班在这开班,在简陋的生活条件下,从大字不识,到会读、会背、会唱,埋下自立、自尊、自重的意识。也是在这里,沿着剡溪前赴上海开演,一波三折,愈挫愈勇,为越剧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女班的这份“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唱戏”和拥抱未知的勇毅不正是与梅花清雅的精神相契合吗?

 

园里数枝梅,凌寒妍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梅香来。小镇赏梅,正当时。